请记住我们的网址:www.aaki.cn育儿百科网 意见反馈

网站首页 / 育儿问答 / 正文

你是否也曾是别人嘴里那个不懂事的孩子?

2022-08-24 10:22:03 浏览

 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,多多少少可能都曾被别人说过不懂事。

  比如我就有过那么两次,别人背后说我,最后传到我妈那里。

  有一次是说我上初中时,和同学在街上玩,看到表舅没有打招呼。

  然后传到我妈那里,说我小小年纪没礼貌,见到长辈都不打招呼。

  我妈当时就说,这孩子平时见人都会打招呼的,她是近视眼,肯定是因为没有认出来。

  后来我妈跟我说这件事的时候,我真的特委屈,因为我确实没有看到。有意为之和无心之过,真的还是有很大区别。

  如果平时每次见到都不打招呼,你可以称之为不懂礼貌,但是如果只是偶尔的一次。

  那么,我们是否应该以成人的气量来揣测:“孩子有可能当时玩得起劲,没注意到之类的……”

  作为一个孩子,很多时候特别害怕别人说没礼貌。但是有没有礼貌真的不是一次打招呼就能定性的。

  有可能当时真的没认出来,也有可能有些人当时心情不好,没注意到这些细节。

  但孩子总是会在乎别人的评价。脆弱的心灵有时候会因为别人不好的评论难过好几天。

  也许等我们长大以后,发现这其实都没什么,一两次不打招呼又怎么样,又不是打心底里不尊重你?

  而且有些孩子天生比较腼腆,见到不是特别熟的人都不敢打招呼,要知道他们不是不想,而是不敢。

 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成长轨迹,但如果你以道德的高度去指责孩子,并且因此伤害到他。

  这可能就真的是一个成年人的气量问题了,往后也就没有那么容易得到孩子的尊重。

  作为一个成年人,真没必要因为孩子一次失误的举动,就去判断一个人的本质,毕竟这种判断只是片面的。

  长大后的我们,经过风雨的洗礼,已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包容年轻人的成长,以及给成长中的年轻人更多的爱和引导。

  还有一次,也是有人给我妈传话,说我之前去看望一个长辈是空着手进去的,都没有买一点东西。

  我妈说孩子年轻,肯定没想到那方面去。

  那是我工作以后第一次回老家,经过长沙,听说一个长辈住在这里她女儿家。

  这个长辈以前住在我初中读书的附近。偶尔给我送过几次菜。我就想那我就去看看她吧。

  也许心意是到了,但当时年轻的自己确实没有想到要买点水果之类的进去。

  我在长辈家坐一会儿就走了,后来她女儿回家听说我去过,就问我给她妈妈拿了钱还是买了什么东西?

  然后听说我是空着手去的,什么都没有拿。她的女儿就抱怨我不懂事,然后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,故意传到了我妈耳里。

  我妈虽然有解释,但说给我听的时候,我心里还是挺难过的。那个时候的自己刚刚离开学校进入社会,根本没有想到这些人情世故。

  而且有些孩子在某一个年龄段是真的会排斥这种人情世故的,好像幼小的心灵无法接受这种世俗的东西。

 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,妈妈想给老师买条烟送过去,说平时可以关照我一下。

  最终由于我的坚决反对导致她放弃了。我觉得这是一件让人觉得羞愧的事情。

  当然,那个时候还没有明白送礼和人情往来的区别。

  亲戚朋友之间串门拿礼物确实是应该的,而当时涉世未深的我还没有领悟到这些人情世故,被人背后议论指责后才明白了这一点。

 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各种误解甚至是指责中慢慢学会长大,这种长大的过程可能会使你很不舒服。但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中,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。

  长大后的我们发现,这一切其实没什么。我有我的习惯和做法,你认不认同是你的事情。

  只要我们没有做违背善良和做人的本性,这种生活细节全凭个人喜好去决定。

  不过,长大后也会发现懂人情世故的人,更能获得别人的好感,也更能获得朋友或者某些机会。

  但是每个人有自己的性格和生活习惯,没有必要站在道德的高点去指责别人,也不用太在意别人对这些事情的看法。

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,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,自然能找到同频的人。

  有人就喜欢简简单单的人际关系,没有客套,你能接受我们就相处融洽,不能接受也就少打点交道而已!

  但是不论以哪一种方式与人相处,这种关系都是相互的,原则就是不能占人便宜。喜欢占便宜的人,最终都会失去这段关系。

  与人相处是一门学问,也许会因此受到伤害,但是在长大的过程中,慢慢就学会了很多社会生存法则,并找到了与你同频的人,有着双方都感到舒服的相处方式。

快捷导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