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/ 育儿护理 / 正文
宝宝出现的母乳性黄疸的护理方法
2023-03-22 10:55:16 浏览次有的家长在护理宝宝的时候发现宝宝出现母乳性黄疸,哪么这时候要不要停止喂养母乳呢?本文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有的宝宝刚出生时,皮肤的颜色红润,但喂母乳后不久,就发现皮肤变黄,而且久久不退。但宝宝能吃能睡,精神很好。经化验,胆红素多在每100毫升血20毫克以下。宝宝的肝脏和脾脏也不大,无贫血,白细胞数不高,肝功能正常。这就是母乳性黄疸。
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1-2%,甚至更高。为什么有些宝宝用母乳喂养后会出现黄疸呢?医生研究发现,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有关。专家认为,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,活性特别高,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,于是,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退。
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。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,即在出生后的2-3天出现,并于第4-6天最明显,然后在两周内消退。然而,从临床实践来看,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。迟发型者出现的时间较晚,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,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,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7-14天出现。
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,一旦停喂母乳3-5天后,黄疸就减退;若再开始母乳喂养,黄疸又会重新出现。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长,有的可长达1-2个月,但通过化验可与肝炎区别开。
出现母乳性黄疸后是否应停止喂养母乳呢?一般来说不必,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,通常不会出现较重症状,也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。如果经化验确诊为母乳性黄疸,就不必紧张地带着宝宝多次去医院求治,以免交叉感染。
母乳性黄疸不需要吃药。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,重时应该停用母乳,改用其他配方奶。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营养品,为使宝宝得到必需的营养,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。暂停期间,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,以保证乳汁持续分泌,等宝宝黄疸减轻或消退后,再继续母乳喂养。此后,即使有轻度黄疸,也不必再停母乳。
一般来说,随着月龄的增长,黄疸可逐渐消退,对宝宝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,不必过于担心。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没减轻,或反而加重,应该再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。
- 上一篇:新生宝宝肚脐异常需诊治
- 下一篇:早产儿宝宝贫血该怎么办?
- 46℃聪明家长常示弱,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棒
- 45℃儿童故事《长眼睛的小木屋》
- 17℃关于免疫力你必须要了解这些事?
- 31℃儿童故事《青蛙除害》
- 19℃这5种食物影响钙吸收
- 51℃试管婴儿对女性的伤害大吗?
- 34℃如何预防宝宝干咳?
- 17℃教训孩子时应遵守的五项原则
- 28℃儿童故事《雨婆婆的新瓦罐》
- 23℃儿童故事《小猫的房子》
- 26℃宝宝冬季畅快呼吸必需解决鼻塞
- 68℃什么是家庭教育?
- 33℃怎样才能进行科学的隔辈教育?
- 74℃中国人怀孕坐月子里那些坑娘的禁忌
- 9℃儿童故事《森林百货店》
- 58℃爸爸妈妈平时要多关注宝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