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/ 育儿百科 / 正文
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方法
2022-11-12 15:34:02 浏览次现在的家庭,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,对孩子都很溺爱,当然这些都是出于妈妈对宝宝的爱。可是时间长了孩子就有依赖性和惰性,这样对孩子将来的独立生活能力是很不好的,各位妈妈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。
首先,从劳动教育入手
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。有的教育家认为孩子从会拿勺子开始,就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和帮助别人的劳动。当孩子完成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后,就会感到高兴。
要针对不同年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。譬如,3—4岁的孩子可以学洗手、洗脸、穿脱衣服。对5岁的孩子,可以教他刷牙,系鞋带等。
防止孩子僻性的形成
曾有权威机构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某些独生子女的僻性不是先天的,而是后天教育不当所致。比如任性、爱发脾气是独生子女的通病,这也是派生其他弱点的原因。孩子的僻性在1岁最容易形成。孩子幼小时,偶然因得不到满足而哭闹,父母怕独苗苗哭坏了身体,连忙屈服,百依百顺,久而久之,孩子摸到规律,一不顺心便以哭闹来威胁。父母的溺爱对孩子的哭闹起了强化作用,养成了任意发脾气的僻性。
要理智地爱孩子,才能教育好孩子
孩子的挑食、偏食、挑穿等等缺点,也不是先天的,而是后天教育不当所致。比如,家长说:“今天吃大虾,可好吃啦,宝宝多吃点。”“这是红烧肉味道真不错。”于是孩子在桌上专挑大虾、红烧肉吃,对其他不屑一顾。久而久之,孩子形成了挑食、偏食的习惯。同样,孩子挑穿,也是在成人的暗示下形成的。事实上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健壮,可是,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往往与美好愿望南辕北辙。
对孩子独立生活及劳动能力的培养要持之以恒,形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习惯,尽快地摆脱对成年人的依赖。据说,有一个学校组织学生上街擦邮筒,一个学生的妈妈舍不得孩子去劳动,拿着抹布一路跟在学生队伍的后边。老师莫名其妙,队伍后面多了一个大人是怎么一回事?这位家长对老师说:“我的孩子在家里没有干过活儿,我来替孩子干,我保证擦得比他干净。”这样的家庭教育,只能培养出依赖性强、软弱无能的孩子,更谈不上助人为乐了。
- 46℃小巴掌童话《洗四十双袜子的小波波熊》全文阅读
- 27℃儿童故事《玛丽和小老鼠》
- 37℃孩子感冒需要去医院吗?
- 74℃幼儿园安全教育常识
- 50℃家长必看 如何成为孩子喜欢的父母
- 66℃五个小秘籍,孩子插话毛病去匆匆
- 50℃教育小孩子要懂得什么是注意
- 34℃孕妇可以吃吊瓜子吗?
- 38℃驱蚊草对孕妇有影响吗?
- 32℃一岁宝宝睡多久正常 宝宝睡得越久越好吗?
- 54℃关于孩子换牙的5大常见问题
- 24℃要及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
- 72℃孩子幼升小,做好这几点
- 44℃教育孩子需要掌握正确技巧
- 38℃青椒胡萝卜山药泥
- 80℃婴儿不吃辅食怎么办? 宝宝辅食添加的顺序
- 62℃为宝宝止鼻血妙招
- 41℃新生宝宝“O”型腿会好吗?
- 54℃儿童支原体感染症状
- 9℃超级理发师
- 6℃试管婴儿成功率怎么测试?
- 56℃儿童故事《大曼的神奇小辫儿》
- 74℃孕妈妈手脚冰冷怎么办?日常保养很重要
- 13℃惩罚孩子有分寸 假装遗弃要不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