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/ 育儿百科 / 正文
宝宝分离期需要爸爸
2022-11-07 17:22:15 浏览次孩子成长期间,家庭起了重要作用,家长如何做好自己的角色,又是一个难题。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来看,2-5岁是个关键期。也就是说,爸爸在这一时期进入儿童的活动,经常抽时间陪孩子玩耍或是沟通,有利于避免孩子过度依赖妈妈。爸爸要做的事情是成为妈妈和孩子的第三者,把妈妈从孩子身边带开。
中国的传统是男主外,女主内。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母亲的责任。为什么爸爸在分离期要做孩子和妈妈的第三者呢?专家告诉我们如果父亲不做这件事情,孩子就会更加依赖母亲,这对东方人来说没问题。东方人是以家庭为主导的分化需求,也就是说每个孩子不需要分化到独立的个体,他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结构,所以东方的孩子跟妈妈睡到五六岁都没关系。但对西方文化来讲,就会认为孩子和妈妈黏得太紧了,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。而东方的文化不认为有什么不妥,只是一个正常的现象。
东西方文化不同,所以对待问题的方式也不同。西方人理性思维占主导,东方人则更加感性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东方人通常以感性的方式指导我们的生活,我们不一定到这个阶段非要分离。例如男孩在结婚后,多数会选择和父母住在一起,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,这是敬孝道。而西方人则认为成家后,是一个独立的家庭,不需要再和父母住在一起。
从理论结构来讲,在这个时候爸爸介入孩子和母亲之间,爸爸关心太太、爱护太太,才能让孩子能更独立地长大。在美国,2岁的孩子要分房睡觉,要让孩子独立地承受孤独、恐惧、黑暗、害怕。这些感受会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,当孩子一个人在房间睡觉,醒来后他会哭,妈妈就会来,但后来慢慢地孩子的内在能力会增强,到5岁后他的心理结构就会变得比较成熟。东方的孩子相对来讲比较温和一些,因为父母担心孩子害怕所以会照顾他,于是孩子到5岁时还不能独立承受孤独、恐惧、黑暗。但是没关系,人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,从科学角度来看,孩子成长越慢,他的心理结构越坚强、越稳定。当爸爸妈妈意识到要给孩子这样一个孤独能力的训练时,在孩子5岁后鼓励他独自睡是可以接受的,但如果孩子拒绝,父母也不要强迫坚持,可以用温柔间接的方法。
在孩子的分离期,爸爸即使再忙再累都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,减少孩子对母亲的依赖,这样孩子心理上能更加独立。这一时期孩子的成长相对平稳,家长主要关心孩子生活习惯、社会兴趣等方面。儿童心理发育要经历不同时期,家长要做的就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,采取好的应对策略,使孩子健康成长。
- 上一篇:与孩子沟通很重要
- 下一篇:父母别要如实表达情感
- 54℃婴儿用安抚奶嘴好吗?用安抚奶嘴的利弊剖析
- 59℃儿童偏头痛能痊愈吗?
- 17℃帮助孩子战胜黑暗恐惧的方法
- 45℃春天婴儿晒太阳的时间 晒太阳的好处
- 39℃小巴掌童话《月亮的上班路上》全文阅读
- 40℃这样和孩子“开玩笑”真的会伤害他
- 62℃孩子做事爱磨蹭怎么办?
- 40℃孕妇可以吃黄花菜吗?
- 15℃正畸患者如何刷牙?
- 53℃儿童故事《池塘里的圆月亮》
- 65℃“心罚”与“良言”的选择,合格爸妈怎么做?
- 21℃过度清洁宝宝要不得
- 68℃一周六小孩汗很多是什么关系?
- 57℃教你怎样去除小宝宝头上的结痂?
- 50℃开塞露的副作用 宝宝便秘怎么办?
- 18℃宝宝戴银饰好吗? 爸妈这一物没收好竟害孩子丢了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