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/ 育儿百科 / 正文
避免给孩子撒谎的机会
2022-11-07 14:27:13 浏览次随着孩子的成长,父母们会发现,孩子居然会说谎话了。父母们也不要太紧张,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后天改变的,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。
情景剧上演
妈妈告诉壮壮不能吃桌子上的巧克力,但当妈妈没注意的时候,壮壮还是将巧克力塞到了嘴里。妈妈发现时就将壮壮叫过来,看着他嘴边上的巧克力问:“桌上的巧克力不见了,你知道是谁把它吃掉了?”壮壮说:“不是我。”
4 岁的南南很气愤地冲进起居室,对妈妈抱怨说:“我恨奶奶!”妈妈吃了一惊,回答说“不,你不恨奶奶,你爱奶奶!奶奶常送你礼物,带你出去玩,你怎么能说恨奶奶呢。”但是南南还说:“不,我恨她,我不想再看到她。”这下妈妈真的生气了,她打了南南。
南南不想再接受惩罚,于是他改变了说法,他说:“妈妈,我真的爱奶奶。”于是妈妈也回应了南南还拥抱他。
妈妈错在哪里?
错就错在,壮壮妈提问的方式不对,导致孩子说慌。而南南妈则让南南知道,妈妈喜欢说谎的孩子,因为妈妈爱听让人高兴的话,所以,必须跟妈妈说她希望听到的话,而不能说自己真实的想法。
心理学家支招
聪明的妈妈会直接把孩子叫过来,说“我看到你吃了那块巧克力!”而不用给孩子撒谎的机会。
另外,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诚实,那么我们就必须做好心理准备,既要听让人高兴的真话,也要接受让人不愉快的真话,也许可以承认他的不高兴:“哦,你不再爱奶奶了,你可不可以告诉我,奶奶做了什么事让你如此生气?”
按照皮亚杰的理论,4~5 岁以前的孩子还处于前运算阶段,他的思维是以自我中心的,因此,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能对行为做出准确的判断。孩子之所以说谎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做家长才不生气。
儿童心理学家达蒙(Damon,1977)在研究中发现:4~7 岁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分出自己的意愿与权威的要求,在此阶段的后期虽然可以作出区分,但只关注服从权威的实际效果,比如认为:服从是对的,因为这样能得到想要的东西。所以,一方面,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冒着让大人生气的危险去选择“诚实”,另一方面我们说话不要拐弯,要直接讲真话。我们希望能让孩子知道没有必要对我们撒谎,底线就是:不给孩子制造撒谎的机会,造成防御性谎言;当孩子说谎时,也不应该表现得生气,或是充满说教与批评,让孩子误认为,大人不爱听真话,说假话大人才会爱听。
所以,小孩子不好的习惯也意味着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,家长们也要及时改正哦。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给孩子制造出撒谎的机会。
- 上一篇:父母可以故意犯一些早教小错误
- 下一篇: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宝宝和爸爸更亲近
- 77℃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有利也有弊!
- 51℃儿童故事-包公铡死陈世美
- 16℃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有哪些?
- 48℃宝宝辅食土豆泥的做法大全
- 11℃爸爸妈妈溺爱孩子的4种典型方式
- 6℃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?
- 9℃从白纸开始的宝宝教育
- 67℃7个细节建议 打造有艺术感的宝宝
- 32℃孩子长高喝什么汤好?
- 31℃怀孕多久可以测出来?测怀孕有哪些方法?
- 44℃哪些方法能提高宝宝免疫力?
- 10℃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
- 6℃早产的症状有哪些?孕妇如何预防早产?
- 79℃儿童故事《树洞里的小熊》
- 37℃如何教宝宝正确走楼梯?
- 17℃教孩子如何学会分享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