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/ 宝宝心理 / 正文
孩子的责任感和家庭意识要从小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庭意识与责任感
2022-08-22 13:50:11 浏览次一岁半的小宝宝,就可以把自己用过的尿不湿丢进垃圾桶了;2-3岁的宝宝,家人可以逐渐带他们做一些诸如扫地、擦桌子、分发碗筷、扔垃圾之类的家务。
千万不要嫌弃或者指责宝宝做事情做得不够好,没有打扫干净,不要用"添乱"、"帮倒忙"来指责他们,这会打击他们学习家务的积极性。要多看到他们的积极性和为家贡献一份力的心,加以鼓励,引导他们下一次做得更好。要知道,孩子的任何积极行为都是有值得肯定的一面的:如果地没扫干净,至少拿扫把的姿势正确了;如果碗打碎了,至少拿的数量对了;如果垃圾没扔对地方,至少愿意帮助家里扔垃圾了……
然而,作为家长,我们都偶尔有过这样的时候——实在没有精力慢慢陪孩子做,再收拾摊子。
那么,培养孩子做家务,还有什么好方法呢?
对3岁以上的孩子来说,最近开始在各大城市执行、最终将在全国推行的垃圾分类,不失为一个最好的切入点。
对我们大人而言,提到垃圾分类,看着那些垃圾分类树状图,可能脑子里经常浮现"麻烦"两个字。然而对正处于学习能力发展高峰的孩子来说,接受垃圾分类知识,建立垃圾分类能力,却是自然而然的习得过程。
孩子,是在玩的过程中学习的。
所以,这时候,给他们一套垃圾分类玩具,可以说是最好的教具了。
前几天带孩子去朋友家玩,看见朋友5岁的女儿在玩一套垃圾分类的玩具《超能垃圾箱》,说是幼儿园发的。我家7岁的儿子,也跟着玩了半天。看孩子那么感兴趣,我就凑过去看了看,是这样一套玩具:
里面有2组拼装式垃圾回收桶、52张垃圾事物卡、1张很大的21天垃圾分类习惯培养计划表,还有1本《垃圾回家了》图画读本。
对于小一点的孩子,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读绘本,拼插垃圾箱,认识卡片背面的投放指引,引导孩子以图画的形式记录每天的垃圾分类情况。对大一些的孩子,比如我儿子,可以自己玩。
我儿子玩了一下午之后,回来给全家人当了好几天的小老师,教大家垃圾分类的知识,纠正我们扔错垃圾的行为。
- 49℃儿童故事《儿童生活中的数学故事》
- 64℃三个好礼物让孩子受益终生
- 80℃孩子不合群家长有责任
- 62℃让宝宝乖乖睡觉的几个小妙招
- 8℃真正应该修炼和成长的是爸爸妈妈
- 72℃临近分娩,准妈需知道这些小知识
- 43℃怎样才能进行科学的隔辈教育?
- 21℃宝宝上幼儿园哭怎么办?
- 10℃儿童故事-亨利爷爷找幸运
- 15℃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时父母应该怎么样做呢?
- 6℃去除妊娠纹有妙招 供孕妈参考
- 6℃婴儿手口足病怎么预防?
- 22℃婴儿肛门湿疹的原因
- 17℃爸爸妈妈一些无意识的行为 会让子女严重不孝
- 33℃好孩子其实天生是不会说谎的
- 80℃八大育儿知识小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