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/ 宝宝教育 / 正文
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惩罚要得当
2022-10-20 11:22:19 浏览次现在的儿童教育家认为,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。由此看来,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,适当惩罚孩子是爱的表现,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。那么,怎样惩罚孩子,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?
第一,在惩罚之前要让孩子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被罚
现代教育理论认为,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,效果不能够持续很长的时间。很多时候,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却没有明白事理,所以今后还有再犯的可能。
因此,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惩罚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。在惩罚孩子前,爸爸妈妈要跟孩子说明惩罚他的原因。惩罚后,最好强化一次,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。
第二,合理把握惩罚的“度”
由于爸爸妈妈惩罚孩子主要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,所以,把握好惩罚的“度” 就显得尤为必要。惩罚的程度过重的话会引起孩子的不满,轻了也起不到惩罚孩子的作用。
大教育家洛克说:“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,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,不可中止;而且还要逐渐加重”,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。
第三,惩罚要“循规”
为了让惩罚“有规可依”,爸爸妈妈最好事先跟孩子制定一个奖惩规则,让孩子明白自己如果犯了错误会有什么样的惩罚。这样,孩子以后就会注意自己的言行,降低犯错误的概率。
当孩子犯错后,爸爸妈妈一定要控制好自己,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。如果孩子再次犯了相同的错误,也应该按规则进行相应的惩罚,让孩子记得以后不能够再犯了,这样爸爸妈妈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,孩子才会惧怕爸爸妈妈的威严。
最后,爸爸妈妈在批评孩子错误的时候,也要积极指导孩子
因为现在孩子还没有什么经验,当孩子做错事情时,爸爸妈妈要跟孩子说明以后如何改正,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,让孩子改错有明确的目标,这样才能达到惩罚的目的。
爸爸妈妈要态度明确,跟孩子说明以后要怎么做、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,如果做错了会有什么惩罚。
孩子在对自己的错误有了一定的反思之后,下次就会尽量避免再犯,当孩子以后再犯错误时,那么他就会想到这次的惩罚,然后就会想办法来弥补自己这次犯的错误,而不是一直否定自己,想着“我真没用。”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“自己去想”。
同时,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,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。
说好惩罚就一定要惩罚。如果孩子犯了错误,爸爸妈妈却网开一面,没有惩罚孩子的话,就会让孩子觉得“父母雷声大雨点小”, 孩子的负罪心理也会随着父母的不重视而消弱,收不到任何教育效果。
总之,“爱”是家教的惟一线索,惩罚要合理,要从爱出发,以爱结束,以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事为基准,以养成孩子良好习惯为目标。
- 上一篇:不用惩罚也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
- 下一篇:上班族须注意避开这些亲子教育误区
- 12℃宝妈:这些产后大姨妈知识,一定要了解
- 35℃小孩睡觉磨牙是什么原因? 宝宝磨牙的预防?
- 20℃儿童抽动症的那些事儿?
- 69℃怎样面对小孩子说慌?
- 12℃儿童故事《墩墩儿向大棕熊道歉》
- 17℃小儿哮喘的内因与外因
- 23℃孕妇可以吃黄花菜吗?
- 19℃小孩睡觉容易出很多的汗是什么原因?
- 8℃哪些运动方式可以更有效地促进长高?
- 45℃如何让孩子长高些?
- 57℃三岁孩子的五种常见行为
- 36℃母乳宝宝便秘怎么办? 宝宝便秘的预防
- 62℃如何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?
- 64℃孩子的指甲要好好护理
- 57℃孩子犯错了更需要你的耐心
- 13℃看美国父母如何培养宝宝创造力
- 36℃特殊情况应喂婴儿豆奶粉
- 34℃父亲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有哪些?
- 23℃生男孩反应大还是生女孩反应大?孕期反应怎么辨别胎儿性别
- 13℃教育宝宝不能总是夸奖
- 52℃不要忽视1-6岁女孩的教养
- 49℃如何培养孩子的求知兴趣?
- 20℃家教误区一定要注意避免
- 74℃父母的表扬会让孩子更有自信